【中】《庵野秀明·偏执狂·EVANGELION》第一章

http://tieba.baidu.com/p/3285289642

翻译:未知的深蓝色

如需转载,请注明译者和本文地址

 

第一章 我再也不学习了

 

竹熊:对于粉丝们的批评,庵野先生似乎持一种强烈谴责的态度。

 

庵野:粉丝的批评?我看大部分都只是诽谤而已。他们根本就没有理解作品甚至是他们自己。所以他们只能说说表面的、方法论的东西。说就说吧,他们却还缺乏自知。无法客观地认识世间与自我。这些人积极地想与外界接触,并且是在自己绝对不会受到伤害的范围内。所以他们会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竹熊:这次庵野先生一上来就开始喷了啊(笑)。

 

庵野:因为《EVA》倍受瞩目啊。他们的效率不要太高,坏话谁不会说。当然,也有很多人的评论让我很感激,让我备受鼓舞,一些评论让我打心眼里想感谢他们,还有一些评论让我觉得我真是没有白做《EVA》。只不过,有很多同样身为创作者的人的评论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共鸣。

 

竹熊:也就是说创作作品的人的理解程度更高?

 

庵野:是的。流着血沉浸在创作中的人与《EVA》的同步率更高。每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真的是已经……他们也就是所谓的御宅族,只看重自己的世界。如果想对这些人说“看看外面的世界吧!”也是徒劳的。和世间有所接触的话自己就不再是御宅族了,所以他们才牢牢地守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就和知识分子一样,将自己所知道的世界,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内束缚起来。他们没必要知道或是认同其他东西。因为那些东西和他们毫无关系。

所以举例来说的话,比如《EVA》的第二十五二十六话。有人说这两话模仿了押井先生的《会说话的头》。那是因为在他所认识的世界当中,最像那两话的就只有押井先生的那部作品而已。但是相似的其实只是表面的方法论的部分。他们只能认识到这个层面。真是无奈啊。我明明没看过那部片子(笑)。

其实我也差不多(在其他作品里找对应的东西)(笑)。在看其他动画的时候,我也会反射性地想“咦,这不是那个么?”

 

竹熊:您别这么说,您默不作声不就行了吗。粉丝们想怎么评论就怎么评论。

 

庵野:的确,我可以什么都不说。有人说我太在意他们,也有人说我杀必死过剩。总之我就是个傻瓜。(看到粉丝的言行)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结果就把想法说出来了。

不过,最近我也深刻理解了“说话要看人”这个道理。有些人不管我说什么他都觉得我心怀恶意。我想他只是单纯地讨厌我而已(笑)。

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从与自己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它们都是对等的。他们虽然骂了我这么多,但也有相对说得有道理的地方。但是即使如此,我感觉与其沉默不语,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较好。有些东西只有在被人说了之后才知道。至于如何领会就因人而异了。而且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机会。从相对的角度来认识自己不会有什么坏处。并且也可以借此来接受周围的现实世界,想想自己作为一个御宅族如何去遵从现实原则。因为这能让人更加从容……虽然我这么说别人可能会觉得我自以为是,不过我想我说了也是白说。

但是野火ノビタ*小姐的评论真的很不错。看了之后我就想我一定要见见她。我还私底下找关系要她的电话号码。

*:野火ノビタ,本名榎本ナリコ,漫画家,“野火ノビタ”为她进行同人活动时所使用的笔名。

 

竹熊:您还没见过她?

 

庵野:之前见到她了。我让朋友帮我在comiket上买了她出的EVA同人本。我看了之后就很想见她一面,然后我就联系她,结果她一直在旅行所以就没见着。后来终于在《别册JUNE》做对谈栏目的时候见到她了。

 

竹熊:(看了野火氏的文章之后)啊,她说庵野先生得了“分裂症”(笑)。其实之前大泉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庵野先生果然是分裂型气质。他有很多这样的朋友。而且我最近才发现,大泉先生自己也有点古怪。

 

庵野:懂分裂症的只有分裂症患者自己(笑)。

 

竹熊:据说大泉先生的守护神是卡美拉,他看《卡美拉2》的时候哭了三次(笑)。

 

庵野:都这么大年纪了,真不像话啊(笑)。

 

竹熊:这次奥姆真理教不是有可能违反了破防法(译注:破坏活动防治法)吗,这样的话大泉先生会被抓起来的(笑)。如果他进行那种文笔活动(奥姆的入会报道)的话。他都已经见了他老婆最后一面了。

 

庵野:他倒是娶到老婆了啊。

 

竹熊:据说他老婆原本是动画同好会的(笑)。

 

(这时候大泉氏登场)

 

大泉: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大家在讲些什么呢?

 

竹熊:没在讲什么(笑)。那我们就开始吧。

 

 

在故乡是一名优等生

 

大泉:这次我想了解一下庵野先生的过去。先从儿童时代开始吧,庵野先生小时候是怎样的呢?

 

庵野:小时候啊。

 

竹熊:您老家是在山口县吧。

 

庵野:嗯。山口县宇部市。我家就在乡下,是个很保守的地方。那时我一直是班干部。可能是因为我看起来是那种很认真的类型吧。但是我底子里其实很胆小的。

 

大泉:每次都参加班干部竞选?

 

庵野:当时根本就没有竞选。简而言之,就是老师要求我做的。这样我父母也很高兴,这就是乡下人的思想。不过我并不讨厌。

 

竹熊:有没有欺负过别人或被人欺负过?

 

庵野:嗯……基本没有吧。初一的时候,被体育部的学长稍微、算是被欺负了吧。但是只有他一个人。除此之外就没发生过了。打架也只打过几次。因为我以前就是这张脸了,所以一直被同学称作“外国人”。只有这种程度而已。我同学中倒是有人经常被欺负的。

中学的时候,我算是个优等生吧。那时候考试不是会排名次吗,我基本就在年级二十名左右。好的时候能进前十。

 

大泉:输出功率最大的时候就能排到个位数(笑)。

 

庵野: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我根本就没认真学习。结果我一下就落到了第八十六名。然后老师就问我为什么不认真学,我说:“没意思”(笑)。

 

 

关于家人

 

大泉:您老家离海很近吗?

 

庵野:不远。但是我没去洗过海水浴。

 

大泉:这样啊。但是看《EVA》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夏天和海洋的感觉啊。

 

庵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和家里人都不怎么去海边。我母亲皮肤抵抗力差,父亲又缺了条腿。在别人面前裸体的话肯定很难受的吧。我只记得我们去海边捡过几次贝壳。

 

竹熊:您父母采用了怎样的教育方针呢?过度保护,还是放任不管?

 

庵野:不是很彻底的感觉。两者都算不上。

 

大泉:您有兄弟姐妹吗?

 

庵野:有一个妹妹。但是年龄差了七岁,所以基本上没什么感觉。简直就像外人一样。除了在老家见面以外,平常相互之间都不怎么联系的。总之就是很薄弱的兄妹关系。我连她电话号码都不知道。家人的事情我没怎么考虑过。那个时候我们很穷,什么都做不了。

 

竹熊:当时您家里很穷?

 

庵野:社会还没宽容到能让我那残疾的父亲轻松赚钱的地步。日本这个国家,不会给予少了一条腿的人多少好处。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属于贫穷的一方。父母基本是从早忙到晚,我都不记得他们是否陪我玩过。除了一年里仅有的几次节日,正月或是盂兰盆节之类的。

 

竹熊:也就是说小时候您经常是自娱自乐?

 

庵野:虽然也有一些朋友,但也并没让他们特别操心。怎么说呢,感觉他们也没那么讨厌我吧。

 

 

最初观看的影像

 

竹熊:您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

 

庵野:第一次是跟父母一起去的,只记得一个镜头了。具体是什么电影我也忘了,唯一记得很清楚的就是一辆油罐车翻车之后爆炸的场景。

 

竹熊:油罐车爆炸。那是您几岁的时候?

 

庵野:几岁来着,四岁吧。而且那是发生在夜里的场景。我就只记得那个地方。也就是说我记得的第一个影像就是爆炸。

 

大泉:这可真是了不起的体验啊。

 

庵野:电视上还记得很清楚的就是《铁人28号》了。出LD-BOX的时候我就去秋叶原买了,而且现在还对故事内容记得相当清楚。一些细节的镜头或是台词都还记得。基本上没什么偏差,真是厉害。

 

竹熊:记忆力没什么偏差。

 

庵野:虽然记得很清楚,但是却没有那么地迷恋。《铁臂阿童木》也是。《8マン》*1对我来说倒是更加亲切一点,还有就是《スーパージェッター》*2吧。《奥特Q》的话真是太吓人了,在白天的时候放的重播我都没敢看。唉,真是太吓人了。《怪奇大作战》我看了第二话《食人蛾》之后就没看下去。从那以后我就非常怕飞蛾了。

*1:8マン(8 man),1963~1965年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连载的漫画,1963年11月8日至1964年12月31日由其改编的全56话电视动画在TBS播出。8マン同时也是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

*2:スーパージェッター,1965年1月7日至1966年1月20日在TBS播出的全52话科幻动画。现在其正式标题为《未来からきた少年 スーパージェッター》。

 

 

怪兽与英雄

 

大泉:怪兽怎么样?我们这一代人经常扮奥特曼玩。有时电视上还会放《哥斯拉》或是《卡美拉》,然后我们就会分成哥斯拉派和卡美拉派。

 

庵野:《卡美拉》我也看了,“东宝champion祭”*我也去看了。但是带给我很大的影响的并不是《哥斯拉》,而是电视里的巨人英雄。

*:东宝champion祭,东宝在1969年至1978年进行的电影上映活动。活动内容主要为在春假、暑假、寒假的时候同时上映多部儿童向的电影。

 

竹熊:《假面骑士》呢?

 

庵野:《假面骑士》我只看了一开始的八话。虽然买了全集的LD,但是也只看了第一两张。剩下的动都没动过(笑)。

 

竹熊:现在再看的话,果然有点那个啥。

 

庵野:真是相当难看(笑)。不过,《假面骑士》的第一话与第二话我经常会翻出来重新看。一旦发现了什么的话就一定再看一次。

感觉漫画和动画也就那样。大部分看了之后都觉得挺无聊的。所以我还是比较热衷于《奥特曼》,或是ITC*的作品。

*:ITC,Incorporated Television Company,一家英国电视公司,发行过《雷鸟惊航》、《迷之圆盘UFO》等电视剧。

 

大泉:奥特曼系列看了哪些?

 

庵野:从《艾斯》开始就没看了,《泰罗》的话看了一半。那是我成人之后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奥特曼(笑)。

 

竹熊:《泰罗》太土了吧(笑)。

 

庵野:《雷欧》也是我成人之后才看的。《泰罗》和《雷欧》的好看之处只有自己上了年纪,成为大人之后才能知道。

 

竹熊:《泰罗》哪里好看了(笑)?

 

庵野:世界观很好。总而言之,那是一个小孩子的梦中的世界。制作者们想从以前的那种严肃的世界观中返回到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幻想世界中。那是一个“什么都有”的世界。特摄的部分也很漂亮。

 

竹熊:啊,这样啊。所以对于还是个小孩子的我来说并没有吸引到我啊。因为小孩子更加憧憬的并不是专门为他们制作的东西,而是大人的世界。

 

庵野:《艾斯》的设计真是压倒性的差。《爱迪》也是,总之就是巨人非常难看。看了它就是一种损失。不过《爱迪》的特摄技术倒是和厉害。《杰克》的话倒是不错。正篇非常好,我看得相当入迷。

 

 

在黑白电视上看《大和号》

 

竹熊:然后就是大和号了。

 

庵野:《宇宙战舰大和号》的话,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在黑白电视上看的。那时候我家有两台电视机,彩色的那台被妹妹抢去看《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了。

 

竹熊:有两台电视不是很好吗?

 

庵野:哪里好了,我们家很穷的,所以买了彩色电视机之后也没舍得把黑白的扔掉(笑)。一般来说买了新东西的话,肯定会把旧的扔掉的吧。

 

竹熊:因为很碍事。

 

庵野:知道《大和号》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看了在《冒险王》上连载的松本零士的漫画。

 

竹熊:啊,那是和动画联动的。

 

庵野:嗯,是跨平台作品,由松本零士连载漫画。第一话最后,大和号沉入夕阳之中的那个镜头,真是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所以说如果我没有看《冒险王》的话,我的人生大概就是另一种模样了。

 

 

我再也不学习了

 

庵野:然后上了高中之后,零花钱一下子就变多了。

 

大泉:有多少?

 

庵野:五千日元。

 

竹熊:壕。我只有两千五。

 

大泉:我是三千。

 

庵野:是这样的。我们那有所高中很有名气,升学率很高。叫做宇部高中。能进那所高中的话,当地人会称你是精英。就是这么一所学校。然后我父母就跟我讲“如果你能考进那里的话,零花钱给你五千。”所以我就去考那个学校了。

 

竹熊:看来您父母也有点勉强啊。

 

庵野:嗯。相当勉强啊。然后我就从那时起开始买漫画和小说看了。终于变成有钱人了啊。碰巧那个时候,我的英语考得不错,其实本来我是不擅长英语的,可能是因为我在英语上下的功夫已经到达极限了。然后我就在高中的入学仪式上发了誓:我再也不学习了。

 

大泉:漂亮。

 

庵野:初中以前觉得学习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上了高中之后,我就在想我为什么要学习?波动、概率什么的还算有趣。但是到了数ⅡB*的话……微积分什么的以后进入社会能有什么用?

*:数ⅡB,日本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似乎包括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微积分、数列、向量。

 

大泉:正是如此。

 

庵野:因为那所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要考大学的,所以学校施行的基本也都是应试教育。但这有什么意思呢?所以高中的时候我基本都是在打麻将、看漫画、拍八毫米电影。我一直和朋友们打麻将来着。

 

竹熊:喝酒了吗?

 

庵野:酒是喝了。但是没吸烟。即使现在我也不吸烟的。当时只要一回家的话就立马打麻将。特别是考试的时候(笑)。

 

 

传说中的大和号特集

 

竹熊:然后到了七六、七七年,也就是我们高一高二的时候,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动画热潮。

 

庵野:没错。

 

竹熊:《OUT》*创刊二号上的大和号特集,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我没想到竟然会有杂志做动画特集,真是吓了我一跳。

*:月刊《OUT》,1977年至1995年每月27日由みのり書房发行的月刊杂志,多被认为是动画杂志。

 

庵野:嗯,杂志一出我就买了。一开始是我朋友看了《OUT》的创刊号,预告里说下一期要做大和号的特集。

 

竹熊:我也看到了创刊号的下期预告,里面还有“你还记得大和号的热血吗?”之类的标语,我就奇怪为什么现在还有杂志在报导大和号,都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动画了……现在想想的话,才发现那是一切的开始啊(远视的目光)。

 

庵野:这就是大和号热潮。推动者毫无疑问就是《OUT》。大和号有潜在的粉丝层。初二的时候我就一直在传教了。上了高中后,不出所料,也有一些人喜欢大和号,然后我们就成了好基友。

 

竹熊:然后大和号就彻底火了,还出了剧场版。

 

庵野:嗯,剧场版也看了。

 

竹熊:我是在新宿的东映PALACE看的最初的剧场公映版。到那里的时候,就发现电影院周围已经围了两三圈人,大家都非常兴奋。那是第一次出现观众排队看动画的景象。

 

大泉:那时你几岁?

 

竹熊:都说了高二左右。七七年的样子吧。好像是大和号掀起热潮后的半年,剧场版就上映了?

 

庵野:热潮的话,是重剪辑版在电影院上映之后才出现的。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粉丝俱乐部。各地都出现了大和号的粉丝俱乐部,然后西崎义展先生就充分利用了这点。

我也进了粉丝俱乐部。然后时不时就有人给我们发明信片请我们帮忙,有一次有人给了我五张明信片,他让我用这个来点播深夜电台的歌曲,要点大和号的ED《深红的围巾》。结果这首歌真的成了第一名,在电台播出了。不过我没有点。

 

竹熊:当时动画歌曲能在电台上播出简直是闻所未闻。

 

庵野:我觉得在《大和号》之前基本上没几个人是动画粉丝,而正是《大和号》创造了(群体性的)动画粉丝。也就是说以前的时候,初中里面讨论《海王子》或是《勇者莱汀》的女生,还有讨论《大和号》的男生,整个年级加起来可能也不满十个。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们都开始讨论起来了。即使是我不知道的地方,都有很多人喜欢大和号。他们就是现在这帮御宅族的先驱。似乎仅仅是因为喜欢大和号,就产生了强烈的同胞意识。

 

竹熊:产生了连带感。

 

庵野:嗯。动画粉丝突然就变多了。简直到了万单位的级别。这些人以万为单位增长的话,就能带来强烈的安心感。正是这种安心感创造了动画粉丝。就好像是获得了公民权一样的错觉(笑)。

 

 

再见,《大和号》

 

庵野:虽然热潮是从那时开始的,但是我对大和号的兴趣却在剧场版的时候减弱了一次。看到周围这么多人,我觉得真是受够了。

 

竹熊:啊,我也是(笑)。我记得我看了大和号第一部剧场版之后也是败了兴回去的。我想这不就是电视版的重新剪辑吗,制作方真是偷懒啊(笑)。

 

大泉:我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想。

 

庵野:在看《再见,宇宙战舰大和号》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哭,我们都笑起来了。

 

竹熊:突然就出戏了?

 

庵野:嗯,只有我们那一群人笑了,最后的时候。

 

竹熊:那个时候就已经是非常恶劣的狂热者了啊。

 

庵野:是的。现在我也不喜欢那个结局。

 

竹熊:《再见~》里面我只记得最后主人公古代进发动的特攻,还有泽田研二演唱的主题曲。最后是女主人公森雪死后,古代进和森雪的遗体一起驾驶大和号向敌人发动攻击。

 

庵野:我觉得那段实在太生硬了。

 

大泉:我也不怎么记得关于《大和号》的东西了。那个扩散波动炮是哪来的?

 

庵野:那是新建的战舰安德罗墨达上的武器。在《再见~》里登场的。

 

大泉:然后安德罗墨达就被打败,大和号冲了出去,发动了特攻?

 

庵野:是的。敌方不是巨大的都市型宇宙飞船吗。然后从那里面会飞出大型宇宙飞船。看上去就像在剥藠头一样。它一开始的时候是个彗星。

 

竹熊:啊,想起来了。白色彗星。

 

庵野:都市型宇宙飞船从彗星里面飞出来,飞船被破坏之后又有巨大战舰从里面飞出来,然后他们破坏了月亮以示警告。月亮被破坏之后, Zordar大帝啥也没做就那样回去了。

 

竹熊:破坏了月亮之后感到很满足(笑)。

 

庵野:然后大和号还特意追上去对付他。

 

竹熊:也就是说情节显得很荒缪。

 

庵野:已经崩线了。完全不行。而且古代的死也没有意义。他的死只是为了表现出悲壮感而弄哭观众的手段而已。谁要看这种东西(笑)。

 

 

沉迷于八毫米电影

 

大泉:《大和号》掀起了动画的热潮,我内人在高中的时候还建立了动画同好会。庵野先生呢?

 

庵野:我们那里才没有什么动画同好会呢。山口县是个很保守的地方。连漫研都没有。现在什么情况我不知道,但是当时真的是哪里都没有。我们学校的话,只是在美术部里有几个喜欢漫画的家伙而已。然后我就成了美术部的部长。我跟他们说:“既然我是部长,那么部费就全是我的。”然后我就自己随意地做起动画来了。

 

大泉:那个时候就开始做动画了?

 

庵野:高二的时候,我花掉了当时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台八毫米摄像机。高中的部费只有五万日元,我就用这些钱买了赛璐珞和各种工具。然后我最先画的就是大和号从画面内侧向外飞出来的场景。

 

竹熊:果然一开始的时候是《大和号》?

 

庵野:是《大和号》。一开始画的就是它。还有就是大型机器人爆炸的场景之类的(笑)。另外还想一口气做一部短篇动画出来,结果却失败了。只能向大家道歉。我说我们要做出和我们看到的电视动画一模一样的东西。我们画了image BG*,在赛璐珞上着色。我是让学弟和同学帮忙涂的。我们自己还在磁带里录了台词。真是闲得没事做啊。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画面动起来的时候真的是很感动。正因为有了这种感动,我才会继续做动画吧。

*:用光线或颜色等抽象的图案来代替具体景象的背景。

 

竹熊:动画之外的八毫米电影呢?

 

庵野:嗯,拍了英雄题材的东西。当时学生会长也在和我们一起玩八毫米,他的名字叫中村,然后我们就借用了他的名字,拍了一部名叫《ナカムライダー》*的特摄。

*:ナカムライダー,“ナカムラ”即“中村”,“ ライダー”即“骑士”,前者的词尾和后者的词头都是“ラ”, 于是庵野他们玩了个文字游戏,将两个词的发音连在了一起,变成了“ナカムライダー”。

 

竹熊:常见的模式(笑)。

 

庵野:但是我们拍得很好。就当时来看的话,真的是相当细致的。

 

大泉:是不是在文化祭上放映了?观众们反应如何?

 

庵野:大受欢迎啊。不过还是在最初看到完成的影像的时候最高兴。观众的反应则是次要的。

 

大泉:“啊,动起来了”这种感觉。

 

庵野:那时候做的事其实和现在没什么不同。另外我还玩玩粘土和人偶,之后就开始用纸来做动画了。

 

竹熊:剪纸动画?

 

庵野:不是剪纸动画,是用签字笔在纸上画画,而不用赛璐珞。因为我以前在东京看到过类似的独立动画。当时有一个名叫“PAF”(private anime festival)的独立动画展,然后有一个独立动画制作团体“えびせんGroup”参加了这次展出。它的成员之一原先生所制作的《セメダインボンド17号》非常有意思,让我茅塞顿开。

 

竹熊:“这都行?”的这种感觉?

 

庵野:嗯。并不是赛璐珞动画,而是用签字笔在纸上画画,然后再进行摄影。只在关键的地方有一点点颜色。

 

竹熊:就是《EVA》第二十六话中出现的线条画吧。

 

庵野:看了那个之后我才发现,即使不是赛璐珞动画,动画也能这么好看。然后我就一直在做那种动画,因为做起来很简单。用一百日元的草稿纸就行了。而且也不画草图,直接一张连一张地画。真的非常好玩。

 

YURUSHITO GAME

『福音战士』系列二次创作物发布相关准则/补充文本

EVA相关链接

EVA系列作品信息

EVA相关书籍汇总

谜・豆知识・考察解说汇总

略年表

微信公众号

2号机 7-11 AnimeJapan2015 DeAGOSTINI EVANGELION·Chronicle Geewhiz GILD design GK KADOKAWA NewType NicoNico NicoNico超会议2015 RADIO EVA RADIO EVA DUO StompStamp SuperGroupies TakaraTomy WonderFestival2015冬 WonderFestival2018夏 WonderFestival2019冬 WonderFestival2019夏 WonderFestival2020冬 Yahoo! 二号机 冰川龙介 初号机 加持良治 吉卜力 咨询 唱片 小羊肖恩 山下いくと 川上量生 新·奥特曼 本田雄 海洋堂 游戏 王立宇宙军 真希波 福音战士WonderFestival 考察 考察解说 芦之湖 还历不行届 项目 新·福音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