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电影『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票房收入突破100亿日元的消息于官方推特公布。
这是机器人动画史上首次被实现的壮举。这也超过了2016年上映的『新·哥斯拉』的82.5亿日元票房收入,成为了庵野监督作品中最为热门的电影。
本次突破100亿日元的幕后,有着派发100万册限定「新·EVA入场特典」以及新版本「3.0+1.01」于上映中推出等在营销层面极具挑战性的举措,许多地方非常有趣。
作品本身的质量当然是非常的高,但是“无论如何都要以100亿日元为目标!”的庵野监督的意志与执念也是本次结果的原动力。
单纯地增加特典就能够增加票房收入吗?
有特典总比没有要好,但当然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本次对于庵野监督是怎样想的、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这些舞台幕后故事,电Fami请来了Dwango的创始人川上量生。川上同时也担任了庵野的株式会社khara的董事,他也是本次的当事人。
从川上的角度来看本次的行动到底怎么样?另外又能从中看出庵野监督在作家以外作为营销者的怎样的一面
文/川上量生
编辑/TAITAI
最终『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的票房收入突破了100亿日元。这是真的很惊人。电影业界的相关人士大都预计它无法到达100亿。
电影界的票房收入基本由第一个周末以及随后的2周决定。依据屏幕的数量与观众的初动数以及随后的势头就可以预测出接下里的发展。
就新·EVA而言首周有上100亿的势头,但在2周后基本可以说是要落在80亿左右了。一旦预测值下降了,往往实际值可以进一步下降,很少会有反超的情况。
由于新冠疫情限制了上映次数,在中途又再次发出了紧急事态宣言,能够达到100亿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壮举了。这大概就是庵野监督的执念、从旁协助的宣传人员的意志以及支持着作品的爱好者们的力量吧。

在这里虽然写的是庵野监督的执念,但事实上庵野监督也很擅长数字。他有着良好的经营意识,也非常擅长营销。
我一直认为创作者与营销者在必要资质上有着许多共同点,这次我将在这篇文章中谈到。
说到底,制作一部在世间大热的大众向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营销。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营销者,最重要的都是了解当今时代的需求,对于这点有2种方法可以做到。
一种是只凭自己的感性来决胜负。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取决于自己想创作的东西是否恰好与时代想匹配。新时代的内容市场往往是由具有着新世代的感性的年轻创作者开辟的,但是只靠感性的创作者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通因此寿命会很短。
另一种是在感性之外通过理性制作作品。长期活跃的一流创作者往往同时也是一流的营销者,简而言之他们都是能够凭理性做出东西来的人。
在这方面,我认为庵野监督绝对是一个能用理性进行创作的人。
实际上,在近距离观察过他的工作方式的话,可以看出他不仅靠着自己的感性,还用着非常有合理性的方法、也就是用着理性在创作作品。
这一点假如有看过成为了大话题的NHK纪录片节目「再见所有的福音战士~庵野秀明的1214天~」就能很容易的明白了。
在节目中有一个场景是建立了再现作中房间的舞台布景,用iPhone作为摄像机寻找着最佳的角度。这么做是因为无论是多么熟练的摄影师或是监督在自己的头脑中能够想象出的摄像机角度模式都是有限的,实际做出来亲自去试错·探索会更加快捷,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判断。
此外庵野监督还使用了在『新·哥斯拉』中使用过的技术,就是在拍摄电影时,在制作最终画面之前先通过叫做「PreViz」(视觉预览)的简单画面完整制作一遍电影。
话句话说就是把同一部电影制作了2遍。当然这样子成本会更高,但是在尝试过一次之后,不好的地方可以被修正重做,影片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存在于监督的脑中也能被相关制作人员亲眼看见,因此影片的质量会被大幅提升。这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一种常见做法。
庵野监督几乎是与自己的工作人员们独自创造了这种理性的方法(以不同于好莱坞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NHK的节目中被表现为作家庵野秀明在创作作品时的执着、乍一看似乎很荒谬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是基于理性的行动。
在电影的制作途中,庵野监督很少做出决定,虽然他会说哪里不行,但是不会说出应该朝哪个方向修正,因此制作人员常常会很茫然。
不知为何,我们常常把这些看作是艺术家的脾气或是职人的执着,认为这是庵野监督在做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是这背后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困难逻辑。
不如说是正如节目中庵野监督本人所说的那样,只是还无法判断出什么是最有趣的内容,仅此而已。这不是在放烟雾弹,这就是庵野监督的真实感受。

一般的领导理论是领导者必须要做出决定,哪怕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另外也经常会听到说作为职业人士应该要遵守最后期限。
然而。理所当然地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情况下做出了决定并且遵守了最后期限,并不意味着就会制作出好的作品。在做委托作品时能否遵守最后期限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是Studio khara是庵野先生的公司,作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会把作品的质量放在优先于最后期限的位置上。
尽管如此,可以容忍的生产成本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无视最后期限。结果,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要在一个非常极限的系统中在一个非常极限的时间表中工作。
在容许范围内,直到时间表的最后一刻前都不去对自己无法判断的内容下决定,这可能是正确的做法。这不是单纯的创作者的自私,而是「精心计算的直到最后一刻的自私」。

NHK的节目中所有看似不合常理十分荒谬的作品创作方式,从庵野先生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源于理性结论的行动。
创作至今为止的世界中不曾存在过的东西,然后使其成为热门,这并不是灵光一闪就能实现的事情,而是需要大量的试验试错。如果是谁都能想到的东西但却在世界中仍不存在,那么实现方法一定会很困难,即使在灵光一闪中发现了没有人想到过的绝好主意,在最终实现前也会要有许多的试错。
孕育新事物的创作者只有在能够为这种工作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情况下才能有所成就。
这就是为什么创作者在专注于作品的时候会停下一切其它工作。这就是字面上的集中精力,不是真的没有时间。录音中的音乐家或是集中于脚本的庵野监督虽然无法参与其它工作,但是回复私人邮件的速度反而会比平常快得多。
我一直认为这种对时间的集中使用不仅有助于创作者制作作品,也对市场营销有帮助。特别是在开始一项没有人做过的新事业时我认为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指定商业计划。
但是在现实中,许多人似乎想仅用从商业学校学到的非常简单且传统的模式组合,在短时间内制定出一个商业计划,并以此为人生定胜负。这就像是在『GarageBand』花1个小时就想写出大热门歌曲一样。

我认为一个不合常理的举动并不是偶然,而是花费庞大时间模拟后的结果。
我既不是创作者也不是营销者,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前几天,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从休养中回来支持都民第一会,使原本预计会大败的都民第一会表现得非常好。有许多文章称赞小池百合子的胜负能力为小池魔术,但我想指出的是,虽然小池知事很有能力,但是她去住院确保了她有了很多的时间来模拟下一步的行动。
我认为日本人喜欢毅力以及(天才的)才能,并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竞争,但是在头脑战中的关键是要建立能比对手拥有更多思考时间的机制。

那么回到『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的话题上来。
我认为营销者最重要的技能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个别营销措施的效果进行定量预测。任何人都能定性地看出一个措施是否有积极效果。如果能定量地预测出哪些KPI(关键绩效指标)会产生多少的效果,预测数值能够进行四则运算的话就足够了。
在『新·EVA』上映期间,我与庵野监督交流过一些信息,像是当周的新·EVA票房收入与排名以及对下周的预测。接下来将有怎样的大型作品上映,这些作品将拿到怎样的数字,脑袋里一直有着这些内容。而这些预测基本都是正确的。
因此当庵野监督公开宣布目标是100亿的时候,许多电影业界人士认为虽然作品在疫情期间的表现超过了预期,但是最多只有80多亿了。再往后是不可能的了。在这样的时间点发表声明似乎是一种冒险。但是,最终庵野监督是正确的。
新·EVA达成100亿目标的关键因素是在最后的最后投放的「小薄本」特典。这种派发特典小册子的方法在过去的『海贼王』以及『鬼灭之刃』中都被使用过,因此被视为「正常的营销」,但是实际有着很大的区别。
至今为止的特典册子都是用于提升上映初动数的上升势头。我从没听说过在电影上映末期上映次数急剧下降时使用这种手法。做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要冒着非常大的风险。而印刷了100万册也是一种赌博。确实,能把100万册派发完的话就会超过100亿。然而……。
其结果上的成功非常了不起。如果没有对绘制小薄本的制作人员以及对EVA爱好者们有着极大信任是不可能做到的。

还有一件事。
庵野监督毕竟是一个创作者。庵野监督原本对商业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他从过去的各种事件中意识到,不了解金钱的话就无法创作作品,于是他试着去学习了经营管理。因此,他仍有着无法变成纯粹的营销者的部分。
比如说这次的EVA时长为3小时(注:指影院排片时长)。因为上映次数会减少所以在电影长度的常识是一般要控制在2小时以内。但是,他没有选择这么做。
以100亿为目标最终派发了100万册特典,这大概不只是基于商业上的判断,与风险相比最终回报并不相称。
但那又怎样。
如果创作者的目的是创造出人类未曾见过的世界的话,那么利益的最大化就并不重要,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使得创作作品能够继续就可以了。
我一直认为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营销者与创业者。
庵野監督がNHKの番組で見せた“一見すると無茶苦茶にも見える行動”も実は合理的? 『シン・エヴァ』100億円突破から見える、庵野監督の合理性とマーケティング力
https://news.denfaminicogamer.jp/kikakuthetower/210719x